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7的文章

網球比賽時間愈來愈長,最好的方法是⋯⋯

由於現在的網球比賽時間愈來愈長,對選手的身體還有觀眾看球的品質都會造成影響。在幾個史詩級的對戰後,這樣的問題更加浮上檯面,去年ATP與WTA都曾提出要從制度面上改革,例如用no-ad或tiebreak等方式,讓比賽時間縮短。 不過卻也有人提出更極端的做法,這篇由 Marshall Fisher 所寫的專欄文章,就覺得問題根本不是比賽制度,而是球員們強迫症般的習慣。他呼籲:不要再跟球僮要毛巾、不要再挑球、不要再拍球、不要在發球之前瘋狂東摸西摸了!最好全部戒掉,只要一拖拉就警告罰分! (瘋狂拍球的小囧,以 youtube影片 製作而成) 老實說,這篇的極端程度讓人覺得「你是在反串」吧。不否認網壇高層對改賽制這件事所要達到的目標引人懷疑(到底是為了精彩的比賽還是為了錢),而球員的習慣動作有時候多少讓人有點不耐煩,我也覺得球僮拿毛巾這件事有點可憐(因為毛巾上都是汗真的很噁XD),但這整篇文章感覺好像有點矯枉過正了。而且覺得神經質本來就是比賽一部分的樂趣啊~都沒有人喜歡看這些球員神經質的動作,然後看得很開心的嗎?就像是無意義地看著老鼠跑滾輪一樣啊(有一樣嗎?)想當初被討厭的豆豆拉內褲,現在也成為了一段佳話(哪有)。 這些習慣動作之所以成形,是因為每個球員不同的個性所形塑出來。比賽是由人組成的,這些小細節也是組成人的一部分,我覺得觀眾不能只要求精彩的比賽,而強制去除那些自己沒那麼喜歡的地方。 再說了,發球之間準備動作很少的球員也不是沒有,大小威的準備動作幾乎都很極簡,甚至要球都只要一顆,但他們對上的時候比賽也不是絕對的精彩啊!就算把所有準備時間都快轉掉,也不能保證一場比賽到底是平淡還是高潮迭起。 這篇文章還呼籲大家在分與分之間不要坐下來休息,還說1937年的時候都沒有這種習慣!當然為了廣告而形成的習慣是有點政治不正確,但拿現代網球的強度跟1937年相比,會不會太不人道了一點啊!!!!那時候還是拿木拍欸欸欸欸欸欸!現在球員常常比到讓我覺得:拜託你們坐一下好嗎我不希望你們斷氣。 Marshall Fisher 常說自己比賽也沒有怎樣怎樣,為什麼職業選手就要?好想反問他:你又不是職業球員,咧否差很多好ㄇ!而且你自己沒這習慣,幹嘛要別人跟你一樣啊~~起乖捏! *** 以下是 Marshall Fisher 大叔的完整專欄文章翻譯,來源 在此

恭喜豆豆加入千場比賽俱樂部!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雖然豆豆今年的成績回升,但連續兩次碰到老對手費爸都敗下陣來,還是覺得有點可惜。週日的比賽更是驚險,第一盤竟然吞蛋了!<囧> 不過還好最後比分是0-6, 6-2, 6-3,感覺維持了他一貫開機很慢的風格啊⋯⋯但這場比賽最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豆豆生涯的第1000場比賽! (圖片來源: ATP ) ATP網站上的統計也列出了在豆豆之前十位達到千場比賽紀錄的球員。不意外的不老妖怪費爸又上榜了,而且佔了第二名的位置。除了他們兩個之外,唯一一個現役的就是排名第九的Ferrer。 不過打得多不代表贏得多,就榜上的11個人看來,勝率最高的就是豆豆!1000場比賽中贏了822場,但費爸的1093勝246負也是非常驚人的數字。覺得不管在什麼樣的地方跟紀錄,都可以看到他們兩個人既生瑜何生亮的競爭,真的覺得這兩個人太變態了!而這種競爭最後漁翁得利的還是球迷啊~謝謝這些球員帶給我們的好比賽QQ 這次豆豆在訪問中也有提到:「1000場比賽真的很多。聽到這個消息令人感覺很開心,因為這表示我有一段持續很久的職業生涯。這麼多年來,人們常說我無法維持很久,所以生涯千場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我還清楚地記得我的第一場比賽,因為那是在我的家鄉馬洛卡舉行。那也是我在ATP的第一場勝利,感覺非常好。」 一直以來豆豆的跑動特多的打法,一直都被認為對體能、身體素質特別消耗(也的確如此)。他會說出這番感言,想必也是把外界的批評都聽進去惹~所以這次的生涯千場紀錄,真的很有意義。邁阿密也是他唯一沒有奪冠的大師賽,希望這次可以有機會拿下冠軍,當作送給自己的千場紀錄大禮吧! (消息來源: ATP )

Roger Federer的GQ專訪全文翻譯

屬於Roger Federer的傳奇,將有結束的一天嗎? 屬於Roger Federer的傳奇本來應該要結束了。或至少他會帶著他的後網球過度時代優雅地離去。但在五年未拿下任何一座大滿貫,還有一整季因傷退出之後,今年一月,他卻繼續前進,並且獲勝了。第一次,他不像個鎮靜沈著的完人,而像是屈於劣勢的弱者。緊接著澳網勝利的餘韻,Federer帶著GQ前往他在瑞士山巔的家,我們在那裡了解他場外的生活,並知曉他花了多長時間,才感覺到他能做到一切,並跨越那些不可能。 (圖片來源:GQ) 對Roger Federer來說,地獄就是談論沒有網球之後的生活。這些年,這類問題不知不覺纏上了Federer,尤其是在他35歲後被傷病困擾,看似要逐漸離開球場的時候。記者都想知道:何時要退役?接下來會是什麼?也許是在轉身進入阿爾卑斯山之前的告別巡迴?所有體育界的人似乎都希望知道,在將近20年的偶像崇拜之後,他們該向何處寄出感謝函。 但就在幾個月前,某件離奇而無比非凡的事發生了。Federer違背了所有預測拿下今年的澳網冠軍,這是他的第18個大滿貫,也是5年來第一個。在18個大滿貫冠軍中,這個是特別的,「或許是最特別的一個」,他這樣告訴我。這個冠軍在長達幾個月的休息後才獲得,這也是他從青少年時期之後,第一次離開網球這麼長時間。會休息這麼久,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前一次澳網期間(幫女兒放洗澡水時)讓他痛苦不堪的膝傷,一部分則是因為他感覺自己已疲憊不堪。因此,在沒有競爭、沒有比賽的數個月之後,能在這個年紀回到場上,並在最具指標性的舞台上,面對最偉大優秀的對手Nadal,並取得勝利……令人感覺狂喜。 不會有比這更關鍵的時刻了。早先在巡迴賽一次場上的訪問,Federer承認了他的劣勢,這同時提醒了粉絲,2016年他唯一贏得的就是 「GQ最型男」 (一個由讀者投票的線上比賽,他贏過了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和萊恩葛斯林Ryan Gosling)。 「至少我贏了些什麼,」在談到長達14個月的冠軍荒時,他帶著些苦笑這麼說。本質上,這個男人的職涯幾乎總是被預測為勝利的一方,不困難、不費力的成為302週的世界第一。在許多人眼中,他就是空前絕後的偉大經典(GOAT, Greatest of all time)。同樣地,在墨爾本成為第17種子時,他知道自己沒有什麼機會,能進入四強就已經是成

陳奕迅的網球熱愛症候群?

老實說,在看到 「陳奕迅再秀設計魂 熱愛網球入新作」 這則新聞前,真的沒想到陳奕迅跟網球會有任何關係。雖然去年曾經看到他 擔任香港網球運動的推廣大使還出席慈善賽 ,但從新聞稿看起來,很像只是個明星出席活動拿個代言費賺點零用錢(就好像林志玲也因為浪琴表代言穿過網球裝嘛)。 但是如果真的不愛網球,應該不會在跟愛迪達聯名設計的時候,選擇「網球」這樣的元素吧?這次的聯名設計新聞稿甚至第一段就這樣寫: adidas Originals 與知名歌手陳奕迅 Eason 攜手發佈 adidas Originals X Eason Chan 2017 春夏系列,表現他的網球狂熱。繼上季雙方合作的聯名廣受好評,本季設計靈感則源自 Eason 鍾情的網球運動,希望通過全新系列提升大家對這項運動的興趣。 這感覺根本就是網球愛好者才會做的事啊。 這次的系列名還叫做LOVE 40。沒錯!Love和40的由來就是各位網球迷很清楚的(分數)由來啦~而且還加上了熱愛、40歲的雙關之意,表達Eason自己對40歲這個人生階段的熱情和想法。 圖片來源:adidas 其實如果不看形象廣告,不會特別覺得這次的系列跟網球有什麼關聯XD 但還是感謝Eason大神把對網球的喜愛融入這次設計,真的感覺認真推廣網球!!!而且這些衣服雖然好像不太網球感,只是很潮牌,但Love40的logo實在可愛,而且綠白的配色好溫布頓喔~~~

搞笑影片裡潛藏的網球小規則

最近看到網紅 葉式特工 與 HowHow 合拍了一支惡搞網球王子的影片,充分發揮了網球王子異世界的超能力惡搞精神,果然是超能力格鬥系漫畫而不是運動漫畫啊! 雖然知道這支影片就是要拍得超誇張,讓人連吐槽都無從吐槽起,可是畢竟這誇張還是針對技術與對決方面的。看到00:17時,說明「旋風衝鋒球」時出現的球場圖,我又忍不住的想碎嘴了!(其實並不是什麼錯誤,只是一些需要多加說明的部分。)下面這張圖,是影片中在00:17時出現的球場平面圖。 (圖片來源: youtube截圖) 這張球場圖有什麼問題呢?請看下面這張由網球設備製作工廠所提供的平面圖。 (圖片來源:http://systen.cn.china.cn/) 兩者相比之下,應該大家都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影片中球場的不對勁。場地的比例實在變得太胖啦!雖然這只是示意圖,不過就像籃球場、足球場、棒球場都有個自己的場地規定,網球場也有,這樣的比例很明顯是不合規定的嘛~(推眼鏡) 除了比例變得很胖之外,似乎影片中的示意圖還少了兩條線?沒錯,影片中的球場只畫出了單打線的部分,少了最外側兩條長長的場地區域,也就是雙打線,是雙打比賽中的場地範圍。畢竟既然都要建網球場了,當然是雙打線一起畫下去,使用上CP值才高。 雖然只畫單打線的網球場不是沒有,所以說不算是真的錯誤,但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少就是了(影片中比賽時的網球場也是有雙打線的咩)。 而接下來要說明的,就真的是會影響影片中比賽結果的一個重要規則了!在影片中的這一分來回,雖然最後由 HowHow 贏下,但其實依照網球規則, HowHow 早就輸掉這一分了! 為什麼呢?因為根據網球規則,「還擊進行中之球碰觸對方場區線外之地面,或其他物件」就算是失分。也就是說,裁判大人,這並不是出界不出界的問題,而是當球打穿101的那一刻就失分啦~更別說之後碰到月亮了~ (圖片來源: youtube截圖) (圖片來源: youtube截圖) (圖片來源: youtube截圖)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有待商榷的地方。 首先是01:22的時候,網球忽然變成了四驅車,並把 HowHow 的拍子打掉。但是根據網球規則,認可的比賽用球必須符合各項規定,賽會須事先宣佈,而且所有比賽用球必須在國際網總認可的品牌中去選用。由這點看來,四驅

Big4過去十年來在大師系列賽的宰制力

(圖片來源: ATP ) 澳網結束後,再來最受矚目的就是3月9日開打的第一個大師賽印地安泉。前幾天ATP的官網上刊出了一篇文章: Masters Of The Masters: 'Big Four' Riding Wave Of Dominance ,分析近年來Big4在大師賽的表現。當然不意外地,四人幾乎壟斷了所有大師賽的獎項。 從2008年開始,他們在81次大師賽中獲得了71座冠軍,首圖就是四人從2008年開始,分別拿到的大師賽冠軍數量。從2010年開始計算的話,他們甚至在59次比賽中拿到了54次冠軍,五個打敗Big4的程咬金分別是:Cilic(2016年辛辛那提)、Tsonga(2014年多倫多)、Wawrinka(2014年蒙地卡羅)、Ferrer(2012年巴黎)、Soderling(2010年巴黎)。紅土上的成績更驚人,在超過10年時間,他們在30個比賽中拿下29個冠軍,唯一打破他們連霸紀錄的是2014年Wawrinka在蒙地卡羅的勝利。 (這紀錄全靠納豆跟費拔吧) (圖片來源: ATP ) 而四人職業生涯開始後的大師賽冠軍數統計則如上表。Djokovic從2007年在邁阿密開始,至今已拿下30個大師賽冠軍,Nadal有28個,Federer則是24個 (哭費爸被晚輩後來居上) ,Murray則有14個 (但阿格西都有17個了) 。阿格西則擁有17個大師賽冠軍,山普拉斯11個 (這兩個老將才哭哭吧以前好不容易累積一堆現在一下子就被一堆後生晚輩追過) ,這兩個網壇傳奇也是除了Big4以外,唯二擁有超過2位數大師賽冠軍頭銜的球員。 Djokovic,Federer和Nadal也在大師系列賽中擁有最長的連勝紀錄:Djokovic在2011年有31次連勝,並在2014-2015年中締造30場連勝;Federer在2005-2006年連勝29場,Nadal則是在2013年連勝23場。此外,Nadal是唯一在2005-2014年的連續十個賽季中,都至少拿下一座大師系列賽冠軍的球員 (又是因為紅土連發大爆炸吧) 。 Murray是Big4中唯一尚未在印地安泉封王的人,這裡也是九站之中,他唯一還沒有拿到冠軍的大師賽。除了Djokovic拿過五次冠軍,Federer拿過四次,Nadal也拿過三次。 (Murray,加油吧

粉絲對球員的至高期待

今天看到一則有關小德的新聞「 佐高域自白狀態大跌之謎︰照顧兒子 網球已非生命第一位 」(註: 佐高域是Djokovic的香港譯名) 覺得很神奇,這是小德排名跌盪的秘密嗎?還是只是前球王面對成績下滑的藉口XD 但此事更有趣的其實是看到各大論壇對這新聞褒貶不一的討論。 褒的部分不外乎,當了爸爸家人第一理所當然,沒有什麼比家人更重要之類;貶的部分就滿值得玩味,大部分的說法都是:如果沒有心在網球上,就早點退一退不要佔位子,更不要說不把網球放第一,哪有熱誠可言,竟還想重返世界第一?! 也不是要刻意幫Djo講話,但有時候會覺得,這好像是身為公眾人物的原罪。身為歌手、演員、運動員、政治人物⋯⋯etc,在眾人眼皮底下生活,知名度高賺錢更容易,影響力更大也多了一份責任。但是其實拿掉那些聲望與表象,他們也跟一般人一樣,只是一個丈夫、爸爸、兒子。他們因以成名的那個身份,其實也只是一個職業而已。 若用工作這個角度來想,不把網球放在第一,真的是情有可原,而且不正是現在社會中大家所推崇「懂的生活」的態度嗎?而這樣選擇的代價,可能是排名下滑、粉絲因此變心,但生活不正是如此?做出一個選擇時,就要勇敢接受因爲這個選擇帶來的結果。結果究竟是甜美或是苦澀,就留給他自己細細品味吧。 比較不能理解的是,有些人認為不把網球放在第一位,就不配當世界第一。這樣的想法實在是太純真熱血了,年紀稍長的現在,已無法認同只靠熱情衝刺的事業與夢想——尤其網球是這麼一門靠天賦吃飯的職業。 如曾深深恨著網球的阿格西、常認為對時尚與美麗更有興趣的大小威(還曾被抨擊戴著太多花俏的物品上場比賽)、一下退出又一下復出又一下退出又一下復出的辛吉絲、或是小屁孩發言老是引起網球界軒然大波的Kyrgios,他們很多行為都不足以成為所謂「表率」,可是他們就是打得好打得巧,身為凡人如我們又能怎麼辦呢? 或許,能有一個球技與品行都至高無上的網球之神供人瞻仰,是屬於粉絲的幸運。但這樣的幸運就像中樂透一樣,不可能天天出現。我只想做一個善於等待的粉絲,靜靜地看,享受那些不同個性球風的球員,千姿萬般的美好,與他們之間火花併射出的一場場美好比賽。 *** 完整新聞原文: 世界排名第二的塞爾維亞名將佐高域自2016年中狀態急跌,日前又在墨西哥賽不敵基域奧斯。他在訪問中直言自兒子Stefan出生後,網球已不是生命中第一位

與錦織圭對決!日綜裡爆發的網球魂

喜歡體育又喜歡看日綜的人,一定都知道《體能爆發中》(日文原名《炎之体育会TV》)這個日本綜藝節目,不管中文還是日文名都看得出來,就是超熱血。 這節目製作跟卡司都是一等一,通常是由有某種運動專長的諧星與專業運動選手認真比賽。但為了讓兩方的實力更接近,會將規則稍微變動,使比賽更加拉鋸好看。節目還常常會發掘意外擅長某項運動的諧星,一邊讓觀眾驚訝「原來你對這項運動這麼在行?!」一邊因為認真比賽,形象為之一變,帥氣度大爆發!此外,這個節目每次也都真的可以邀到世界級的選手參與,兩邊互不相讓的認真比賽讓節目好看到不行。看完後每次都很想吶喊:教練,我好想打球~~~~~ 而熱愛網球的人,絕對不能錯過2015年0411這次節目的比賽!因為這次 與錦織圭的超認真對決 ,完全是有技術、有熱血、有策略、有臉蛋——說是集合了日本綜藝與網球精華也不為過! 2014年是錦織圭的球技上升年,年底他拿到美網亞軍,打進年終八強,並且世界排名上升到第五,創下無數個亞洲第一跟日本第一,所以完全成為日本媒體的當紅炸子雞,也漸漸開始上許多熱門綜藝節目。而主打體育競賽的《炎之体育会TV》怎麼可能放過亞洲一哥呢? 在此之前,錦織圭已經在《炎之体育会TV》比賽過兩次,但都是跟比較入門程度的諧星比畫,仍然帶有一點綜藝節目插科打渾的效果(這次的節目也有剪輯介紹)。不過2015年0411這次節目是三個小時的SP,認真程度完全不能比!錦織圭是其中一個單元,企劃名為「テニス★世界の"錦織圭"vs松岡修造軍」。松岡修造是在錦織圭之前,日本網壇最令人振奮的男網選手,也創造許多空前的紀錄(後來許多都被錦織圭打破,其他詳細說明可參考 維基百科 。),這次他要來一手打造可以擊敗錦織圭的生力軍,實在是太有看頭了。 這次的軍團成員也由松岡修造選出,由左至右分別是: 。前國會議員 杉村太蔵 。人氣男演員 工藤阿須加 。TBS體育主播 石井大裕 裡面除了工藤阿須加因為《偽裝夫婦》的快遞小哥一角而認識,另外兩個人我都不知道。他在《偽裝夫婦》戲份頗重,而且是溫柔又帥氣很討好的角色。他近年來人氣還不錯,都有演到一些收視不錯的角色,《偽裝夫婦》之後也有演出《阿淺來了》跟《房仲女王》。爸爸是職棒投手工藤公康,想必因此有不錯的體育底子遺傳。 估狗了一下杉村太蔵, 維基百科 有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