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你值得另一座大滿貫

(圖片來自Daily Life)

比賽前就決定,無論輸贏,都要為Andy寫一篇文章。 不知道是不是天生反骨,我從來就不會喜歡上王者型的人。像Jordan,像Woods,像Sampras,像Federer。這些美名都彷彿是錦上添花一般,對他們來說無關痛癢,他們一座一座的拿下金盃,對我來說也無關痛癢。我欣賞並推崇他們的神乎其技,對那些被打破的紀錄一次又一次驚嘆,但就是無法愛上他們。我看著那些王者以外的千千萬萬,總覺得更加貼近自己。

其實一直都很喜歡Roddick,無奈總有許多我更喜歡的球星排在他前頭,前有Agassi、Hingis,後有Andy Murray,所以他總是被我排在第二順位,而無法專注於他的比賽。這似乎也像是Roddick在網壇中的定位,低調、穩定的好成績,自從短暫的問鼎球王達到顛峰後,一直無法和開啟費神王朝的Federer有效的抗衡,無論什麼比賽,都似乎未戰先敗的矮了一截。當年和朋友還因為這樣而有些自嘲的幫他取了個「羅老二」的暱稱。

不知道是不是一語成讖,自那之後他似乎就一直無法擺脫輸給Federer的魔咒。 對戰紀錄18勝2敗(加上溫布頓就是19勝了),但是那18勝是屬於費王者的。面對這樣的紀錄,Roddick其實很清楚別人怎麼看他的。還記得當他在2008杜拜拿下冠軍時曾這樣自嘲:「我是史上最佳的爛球員。」「除了發球,我也會別的技巧。」

當看到新聞報導這樣寫著:他指出,除了打不過球王費德勒,「請翻翻紀錄,以一個不會截擊、不會反拍、也不會正拍的球員而言,對上世界前10球員的戰績是很不錯的。」真的有種又好笑又心酸的感覺。

但他並不真的如他自嘲的那麼糟糕,在Federer牢牢站穩了他的位置,並且一座又一座收集他的大滿貫金盃時,同世代的球員裡,只剩Andy Roddick仍低調而穩定的保持在top10的行列之中。雖然不若Federer的呼風喚雨,萬眾矚目,但那樣默默努力,默默進步的身影也令人難以忘記。他還是常常闖進四大賽的八強或四強,還是常常拿到巡迴賽的錦標,他仍以他的方式安靜而有力的對抗著。



記得2009澳網決賽,Federer流下眼淚成為隔天各大報的焦點時,有人訪問了Roddick對此事的看法,他當時幽默的回答,”When you have to go straight into the awards ceremony, you know, it's not easy especially after losing a Grand Slam final. I've been on the other end of that with Roger a couple of times. So I don't think it's surprising or out of the ordinary.”

每當他像這樣說些自嘲的話時,我就覺得他一定是個非常了解自己並且勇於面對自己的人。他不怕在人前暴露自己的缺點,或是隱藏自己的缺失,而面對自己就是進步的原動力。為了打敗他立在他面前最高的那堵牆,他換教練,改打法,不惜經歷排名滑落的陣痛期。即使不知道已經第幾次輸給Federer了,他卻從未放棄自己、放棄努力、放棄進步。他並不覺得沮喪,這些失敗反而點燃了他的鬥志。還記得Roddick 曾說過,雖然一直輸給同樣的人感覺並不好,但他覺得很興奮,像是回到剛出道時一樣,要向全世界證明自己。

當我意識到溫布頓有可能才只是他的第二座大滿貫獎盃時,覺得非常驚訝。套句Safin說的話:”You know what, in the history of tennis, everybody’s an underachiever, every single person. Andrew Agassi should have been winning, I don’t know, 15 grand slams. Sampras should have been winning 20.” 這就是網球的宿命,讓努力實力如Roddick,竟也只能擁有一座金盃?



身為死忠費迷的朋友在比賽時卻一直頗激動的為Rodick加油,我好奇他支持 Roddick的原因,他說對他而言Federer不管拿不拿這個冠軍,都無損他的偉大,但是 Andy值得這一座大滿貫,這是他應得的。

是的,這是他應得的。他從沒有放棄,身為球迷的我們也不應該放棄。即使一直失敗,他還是會繼續努力。有句話說,看一個人的胸襟,要看他如何面對失敗,在一次次的失敗中,Roddick無疑證明了自己。更別說他在這次溫網決賽展現出的高水準對決,那樣的技術和心理素質是多年來從未放棄的成果。只差一步便可獲勝的戰役,雖然結果和過去沒有不同,但那樣的過程卻讓全世界看見了一個全新的Andy Roddick。面對創紀錄的網球之神,無所畏懼,屢敗屢戰的戰士。



看他在頒獎典禮上難過得紅了眼眶,卻硬是強忍住淚水,並說出 “I still hope one day my name will be up there with theirs as a winner of this tournament, I’ll be back.” 我為他感到驕傲。阿格西退休時的最後一場比賽我沒有哭,今天卻為 Roddick流下了眼淚。但那不是哀傷而是深深感動的淚水。

也許他就會這樣以老二的身分一直努力下去吧。但是那又如何呢?即使是老二,也有成為大老二的時候。請你再用那永遠如同大男孩般的笑容捧起一座大滿貫獎盃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網球比賽時間愈來愈長,最好的方法是⋯⋯

由於現在的網球比賽時間愈來愈長,對選手的身體還有觀眾看球的品質都會造成影響。在幾個史詩級的對戰後,這樣的問題更加浮上檯面,去年ATP與WTA都曾提出要從制度面上改革,例如用no-ad或tiebreak等方式,讓比賽時間縮短。 不過卻也有人提出更極端的做法,這篇由 Marshall Fisher 所寫的專欄文章,就覺得問題根本不是比賽制度,而是球員們強迫症般的習慣。他呼籲:不要再跟球僮要毛巾、不要再挑球、不要再拍球、不要在發球之前瘋狂東摸西摸了!最好全部戒掉,只要一拖拉就警告罰分! (瘋狂拍球的小囧,以 youtube影片 製作而成) 老實說,這篇的極端程度讓人覺得「你是在反串」吧。不否認網壇高層對改賽制這件事所要達到的目標引人懷疑(到底是為了精彩的比賽還是為了錢),而球員的習慣動作有時候多少讓人有點不耐煩,我也覺得球僮拿毛巾這件事有點可憐(因為毛巾上都是汗真的很噁XD),但這整篇文章感覺好像有點矯枉過正了。而且覺得神經質本來就是比賽一部分的樂趣啊~都沒有人喜歡看這些球員神經質的動作,然後看得很開心的嗎?就像是無意義地看著老鼠跑滾輪一樣啊(有一樣嗎?)想當初被討厭的豆豆拉內褲,現在也成為了一段佳話(哪有)。 這些習慣動作之所以成形,是因為每個球員不同的個性所形塑出來。比賽是由人組成的,這些小細節也是組成人的一部分,我覺得觀眾不能只要求精彩的比賽,而強制去除那些自己沒那麼喜歡的地方。 再說了,發球之間準備動作很少的球員也不是沒有,大小威的準備動作幾乎都很極簡,甚至要球都只要一顆,但他們對上的時候比賽也不是絕對的精彩啊!就算把所有準備時間都快轉掉,也不能保證一場比賽到底是平淡還是高潮迭起。 這篇文章還呼籲大家在分與分之間不要坐下來休息,還說1937年的時候都沒有這種習慣!當然為了廣告而形成的習慣是有點政治不正確,但拿現代網球的強度跟1937年相比,會不會太不人道了一點啊!!!!那時候還是拿木拍欸欸欸欸欸欸!現在球員常常比到讓我覺得:拜託你們坐一下好嗎我不希望你們斷氣。 Marshall Fisher 常說自己比賽也沒有怎樣怎樣,為什麼職業選手就要?好想反問他:你又不是職業球員,咧否差很多好ㄇ!而且你自己沒這習慣,幹嘛要別人跟你一樣啊~~起乖捏! *** 以下是 Marshall Fisher 大叔的完整專欄文章翻譯,來源 在此...

與錦織圭對決!日綜裡爆發的網球魂

喜歡體育又喜歡看日綜的人,一定都知道《體能爆發中》(日文原名《炎之体育会TV》)這個日本綜藝節目,不管中文還是日文名都看得出來,就是超熱血。 這節目製作跟卡司都是一等一,通常是由有某種運動專長的諧星與專業運動選手認真比賽。但為了讓兩方的實力更接近,會將規則稍微變動,使比賽更加拉鋸好看。節目還常常會發掘意外擅長某項運動的諧星,一邊讓觀眾驚訝「原來你對這項運動這麼在行?!」一邊因為認真比賽,形象為之一變,帥氣度大爆發!此外,這個節目每次也都真的可以邀到世界級的選手參與,兩邊互不相讓的認真比賽讓節目好看到不行。看完後每次都很想吶喊:教練,我好想打球~~~~~ 而熱愛網球的人,絕對不能錯過2015年0411這次節目的比賽!因為這次 與錦織圭的超認真對決 ,完全是有技術、有熱血、有策略、有臉蛋——說是集合了日本綜藝與網球精華也不為過! 2014年是錦織圭的球技上升年,年底他拿到美網亞軍,打進年終八強,並且世界排名上升到第五,創下無數個亞洲第一跟日本第一,所以完全成為日本媒體的當紅炸子雞,也漸漸開始上許多熱門綜藝節目。而主打體育競賽的《炎之体育会TV》怎麼可能放過亞洲一哥呢? 在此之前,錦織圭已經在《炎之体育会TV》比賽過兩次,但都是跟比較入門程度的諧星比畫,仍然帶有一點綜藝節目插科打渾的效果(這次的節目也有剪輯介紹)。不過2015年0411這次節目是三個小時的SP,認真程度完全不能比!錦織圭是其中一個單元,企劃名為「テニス★世界の"錦織圭"vs松岡修造軍」。松岡修造是在錦織圭之前,日本網壇最令人振奮的男網選手,也創造許多空前的紀錄(後來許多都被錦織圭打破,其他詳細說明可參考 維基百科 。),這次他要來一手打造可以擊敗錦織圭的生力軍,實在是太有看頭了。 這次的軍團成員也由松岡修造選出,由左至右分別是: 。前國會議員 杉村太蔵 。人氣男演員 工藤阿須加 。TBS體育主播 石井大裕 裡面除了工藤阿須加因為《偽裝夫婦》的快遞小哥一角而認識,另外兩個人我都不知道。他在《偽裝夫婦》戲份頗重,而且是溫柔又帥氣很討好的角色。他近年來人氣還不錯,都有演到一些收視不錯的角色,《偽裝夫婦》之後也有演出《阿淺來了》跟《房仲女王》。爸爸是職棒投手工藤公康,想必因此有不錯的體育底子遺傳。 估狗了一下杉村太蔵, 維基百科 有很詳細...

交給嵐吧:松岡修造的網球講座(上)

錦織圭在2014年締造一堆日本男網選手的紀錄後,已經正式打破了這項運動在亞洲的孤高存在,讓網球成為全民話題。那種風靡程度大概像是北島康介之於游泳、羽生結絃之於滑冰、福原愛之於桌球、鈴木一朗之於棒球⋯⋯之類的。他上遍各大綜藝與訪談節目不說,也有許多人開始慢慢注意網球這項運動。連國民偶像「嵐」裡的松本潤也因為他開始學網球了! 所以!2017年2月25日這一集的《交給嵐吧!》就企劃了網球講座專題!看到這個企劃實在太高興了,因為身為國民偶像的嵐來介紹這樣的企劃,再加上網球王子錦織圭的加乘,完全是最成功的網球全民推廣啊! 但是這樣的節目,要由誰來當講師呢?不可能是忙著巡迴的現役選手錦織圭,一般的網球教練或許教得好,但也不見得適合上節目。這時候,沒有人比他更適合!搭拉~這個人就是:前職網選手 松岡修造 ! (松岡修造來教你!30歲開始的網球講座) 在錦織圭之前,說到日本的男網選手,大概就是松岡修造了吧。有關他的網球事蹟可直接參考 維基百科 ,他引退後除了繼續關注投入在網球領域(包括各式著作與教學書籍、舉辦網球營、戲劇技術指導等),也參與體育播報評論,上遍各大綜藝節目。 由於他口條好表現慾又強,而且熱血特色超顯著,被日本網友說是「太陽神」、「全球暖化的元凶」,不知不覺已經成了跨越綜藝與網球的存在(從他的 官網 就可以看出這種超熱血風格)。硬要用台灣名人來比的話,感覺有點像是棒球主播許展元吧(不知道類比對不對)?非常熱血又受到網友愛戴,但松岡修造的前網球選手身份又多了一些專業感。看多了他的節目其實會覺得,能有一個雅俗共賞,有專業又有觀眾緣的名人,紮實地愛著網球並一心一意地投入其中,從不間斷地堅持推廣,其實是比純粹打好球更難等可貴的啊(講到我都要哭了)。 這集節目一樣有他誇張到想瘋狂吐槽的各式熱血格言炒熱氣氛,而且非常適合從沒接觸過網球的一般人,有許多可以入門的小知識,松岡生動又適合綜藝氣氛的講解會令人看得感動又開心。最後一段還親自下場指導,讓嵐的五個人實際拿球拍上場打球。五個人最後團結一心達成目標的時候,真的太感動啦(淚)!這就是網球之心啊!!!!!!! *** 片頭就可以看到嵐的成員有不太一樣的裝扮,當然是為了迎接修造教練的到來囉~ (為了網球特別企劃,大家都換上了網球裝) (出來的時間不對大家都傻眼了) 這出場方式果...